查看原文
其他

心智与寿命的关系

贵平老师 贵平老师 2024年10月02日 08:19
01
我们常常忽视“心智”的巨大作用。虽然迄今为止的科学,尚不能充分地解释“心智”对于健康的作用,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,“心智”必定在我们的健康和抵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人,是躯干和心智的统一物。药物所能做到的,只是对躯干发挥有限的作用。

凡药物所不及,皆须心智之驱策。人类不太可能利用药物治疗好所有的疾病,这是因为,造物主赋予人们躯干的同时,也赋予了他们心智,偏废一端,违背了造物初衷。

生活中的少部分人,会藐视药物的作用,这不是没有道理的。他们必定内心强大,善于驾驭自己的精神世界,善于将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世界和谐统一。

过分夸大药物的作用,一方面导致了对药物的依赖,将健康寄托于药物的神力,等待药物起死回生。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医学的功能。医学在人的健康中,或许仅能起到辅助的作用。

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,特别依赖药物的人,以及特别注重养生保健的人,常常意外地遭受健康的困扰,这很可能是由于他们偏废一端而忽视了心智的原因。

02
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一个事实是——哲学家长寿,他们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普通人群。老子100多岁、德谟克利特90岁,罗素98岁,杜威93岁。冯友兰、梁漱溟、张岱年都是90多岁的高寿哲人,北大哲学系寿者云集,80岁不敢自称老人。

哲学家长寿,是因为他们构造了一个心智的体系,这个体系能够帮助他们解释生命中的万端事物。研究哲学,明白事理,达观通变,遇到问题能够利用心智排遣通透,心中没有块垒,故长寿。

哲学包括世界观、人生观和方法论。也就是说,哲学家对他们所处的世界、他们的人生,能够看的开,而他们处理事情,也相应地有自己的方式方法,因而比较容易达到自身与外界的和谐。

哲,是智慧的意思,就是遇到事情能看明白,对万事万物与己身的关系理解的比较透彻,这就是智慧。

智慧与权力和知识没有多大关系,高官和高知未必比一位田间老农看事透彻。

尼采是一个例外,因为他疯狂地对抗上帝,而他却找不到一个比上帝更好的依托,最后疯了是必然的,他的心智失去了依存。他疯了以后,就变成了低智的人,无法再利用心智驱策生命。所以尼采的哲学很危险,远没有他所崇拜的叔本华的哲学更加“端正”。

观察一下生活中低智的人,虽然早夭者不多,但寿命也并不长,因为他们的生命主要靠躯体自身无目的的成长,缺乏心智的驱策。

03
宗教者多长寿,是因为宗教帮助它的信徒确立了一种心智模式。每一种宗教,都能对世界万物依照自身的逻辑作出说明,信徒依照宗教所提供的逻辑,解释自身与万物。

宗教,通常是对原本无法也无需解释的世界,给予的一种普适的秩序,这种秩序给每个人都留了出口,痛苦的时候,这个出口帮助他们脱解。

宗教所解释的世界,虽然未必是真实的,但所谓真实,哪里有呢?

无神论者肯定不承认上帝存在,他们不理解上帝是智者造出来的,上帝所代表的是全部未知的真理和全部秩序的终极裁决。尽管科学发现一再地否定宗教的教义,但上帝从来就没有消失过。

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,多数是在另一个层面言说,他们往往提供给人们僵化的结论。相反地,唯心主义者对哲学的贡献往往更加伟大,他们或许是人类心智最伟大的那一小部分人。

俗世中的人,没有信仰,怀疑人生,因而心智寻不到着落。

美国平均寿命出现下降趋势,可能与其物质的繁荣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无神论者有关。所以,经济的发展,一方面提供了营养与健康的物质保障,但另一方面却摧毁了人们的心智。

04
所不同的是:哲学家主动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心智。因而,哲学家高寿比较普遍。在信徒中,普通信众也不多见高寿者,因为大部分信众只是被动地获得了一种心智的依存,而那些能够进入到阐释教义、讲经说法的人,心智已经非常成熟,他们中多见高寿者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贵平老师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选择留言身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